国内精品久久久久_亚洲区手机在线中文无码播放_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_日韩内射激情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稅務稽查立案標準?

      時間:2025-02-28 21:54 人氣:0 編輯:招聘街

      一、稅務稽查立案標準?

      立案一般要具備幾個條件:1.有一定的稅務違法事實;2.有明確的稅務違法人;3.依法應當或者需要追究其法律責任;4.屬于稅務機關的管轄范圍。依照《規(guī)程》第13條規(guī)定,稅務稽查對象中經初步判明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均應立案查處:

        1.偷稅、逃避追繳欠稅、騙取出口退稅、抗稅以及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非法提供賬戶、發(fā)票證明或者其他方便,導致稅收流失的。

        2.未有第1項所列行為,但查補稅額在五千元至二萬元以上的(具體標準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稅務機關根據本地情況在此幅度內確定)。

        3.私自印制、偽造、倒賣、非法代開、虛開發(fā)票、非法攜帶、郵寄、運輸或者存放空白發(fā)票,偽造、私自制作發(fā)票監(jiān)制章、發(fā)票防偽專用品的。4.稅務機關認為其他需要立案查處的。主要指沒有第1至3項所列舉的行為、補稅數額不大,但情節(jié)嚴重,如有經營行為不到稅務機關進行稅務登記經反復教育又不改正的;不按時申報,長期拖欠稅款需要進行罰款處理等。

      二、稅務稽查的流程?

      稽查工作分選案、檢查、審理、執(zhí)行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

      選案

      國稅機關根據公民舉報,部門轉辦,互有交辦,情報交換或通過微機網絡分析篩選有嫌疑的,征管分局移交的嫌疑對象進行計算機或人工排列后列出稽查重點戶。

      國稅舉報中心設在稽查局,受理公民、法人及其他社會組織對涉稅案件的舉報,并填寫《舉報案件摘要表》,有權根據《舉報案件摘要表》直接填寫《稽查人員下戶檢查批準書》,經審批后實施稽查。

      檢查

      稅務稽查的檢查工作,是根據選案所確定的稽查對象,組織稽查人員寮施檢查,采取必要的方法、措施和手段,收集案件的證人、證言,原始書證材料,整理制作《稅務稽查報告》直接將案件移送審理的活動過程。

      審理

      稅務稽查審理,是稅務稽查機構立案查處的各類稅務違法案件在檢查完畢基礎上,由專門組織或人員核準事實、審查鑒別證據、分析認定案件性質,制作《審理報告》和《稅務處理決定》或者《稅務稽查結論》的活動過程。

      執(zhí)行

      執(zhí)行人員將《稅務處理決定書》送達被查對象,并監(jiān)督其執(zhí)行。被查對角拒不履行納稅義務的,執(zhí)行人員可填制《稅收保全措施審批表》,報經縣以上局局長批準后,依法對被查對象采取稅收強制措施,必要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三、稅務稽查文書范本

      在稅務管理的過程中,稅務稽查是一項重要的工作。稅務稽查旨在確保納稅人按照法律規(guī)定的稅法進行申報和繳稅,并遵守相關的稅收政策。稅務稽查主要通過文書來記錄、通知和指導相關的工作。下面是一些稅務稽查文書范本,供大家參考。

      1. 稅務調查通知書

      稅務調查通知書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進行調查時發(fā)出的重要文書。通知書通常包括以下內容:

      • 調查目的:說明稅務機關進行調查的具體目的和原因。
      • 調查時間:通知納稅人稅務調查的具體時間。
      • 調查地點:通知納稅人稅務調查的具體地點。
      • 調查方式:說明稅務機關將采取的調查方式和程序。
      • 配合要求:要求納稅人積極配合稅務調查工作。

      2. 稅務詢問筆錄

      稅務詢問筆錄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進行詢問時記錄的文書。筆錄的主要內容包括:

      • 詢問對象:記錄被詢問人的基本信息。
      • 詢問時間:記錄詢問的具體時間。
      • 詢問內容:記錄詢問的具體問題和回答。
      • 詢問人員:記錄參與詢問的稅務人員。
      • 詢問結論:記錄對納稅人回答的總結和評價。

      3. 稅務公告

      稅務公告是稅務機關向納稅人和社會公告稅務信息的文書。公告的內容主要包括:

      • 公告主題:說明公告的具體內容。
      • 公告對象:明確公告的對象范圍。
      • 公告內容:詳細說明公告的相關事項和要求。
      • 公告時間:公告發(fā)布的具體時間。
      • 公告效力:說明公告的法律效力和約束力。

      4. 稅務告知書

      稅務告知書是稅務機關向納稅人發(fā)送重要通知和告知的文書。告知書的內容包括:

      • 告知事項:明確告知的具體事項。
      • 告知期限:說明納稅人需要采取行動的時間期限。
      • 告知方式:告知的具體方式和渠道。
      • 告知要求:要求納稅人按照告知內容采取相應的行動。

      5. 稽查報告

      稽查報告是稅務機關對納稅人進行稽查后出具的文書。報告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 稽查對象:記錄被稽查納稅人的基本信息。
      • 稽查時間:記錄稽查的具體時間。
      • 稽查事項:稽查納稅人的具體事項和內容。
      • 稽查結果:對納稅人的稽查結果進行總結和評價。
      • 處理意見:對納稅人需要采取的處理措施和建議。

      以上是一些常見的稅務稽查文書范本,每種文書都具有不同的用途和重要性。納稅人在接到相關文書時,應認真閱讀并按照要求進行配合和處理。稅務稽查是稅務管理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合法合規(guī)地履行納稅義務對于個人和企業(yè)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以上提供的稅務稽查文書范本對大家有所幫助,能更好地了解和應對稅務稽查工作。

      四、企業(yè)稅務稽查培訓

      企業(yè)稅務稽查培訓是指為企業(yè)員工提供相關稅務稽查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課程。隨著稅法法規(guī)的不斷調整和完善,企業(yè)面臨的稅務風險和稽查壓力也在逐漸增加,因此加強稅務稽查培訓顯得尤為重要。

      稅務稽查的重要性

      企業(yè)稅務稽查是一項極其復雜和專業(yè)的工作,需要從業(yè)人員具備扎實的稅法法規(guī)知識、豐富的稅務實務經驗以及良好的稽查技能。只有通過系統(tǒng)的稅務稽查培訓,企業(yè)員工才能更好地應對各種稅務風險和稽查挑戰(zhàn),提高企業(yè)的稅務合規(guī)水平,確保企業(yè)經營的穩(wěn)定和良好發(fā)展。

      稅務稽查培訓內容

      企業(yè)稅務稽查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稅法法規(guī)、稅務政策、稅務風險防控、稅務稽查技能等方面的知識。通過系統(tǒng)的理論學習和實際案例分析,幫助企業(yè)員工全面了解稅務稽查的相關知識,掌握稅務稽查的方法和技巧,提升稅務稽查的能力和水平。

      稅務稽查培訓的目的

      企業(yè)稅務稽查培訓的目的在于提高企業(yè)員工的稅務意識和稽查素養(yǎng),加強稅務合規(guī)管理,降低稅務風險,規(guī)避稅務風險,確保企業(yè)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通過稅務稽查培訓,使企業(yè)員工能夠按照法律法規(guī)的要求進行稅務申報和繳納,遵守稅收政策,規(guī)范企業(yè)稅務行為,避免稅務風險,維護企業(yè)的稅收信用和社會形象。

      稅務稽查培訓的方式

      企業(yè)稅務稽查培訓的方式多樣,可以通過課堂培訓、在線教育、內訓講座、實地考察等形式進行。企業(yè)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稅務稽查培訓方式,為員工提供個性化、專業(yè)化的培訓服務,提高培訓效果和實用性。

      稅務稽查培訓的效果

      企業(yè)稅務稽查培訓的效果直接關系到企業(yè)稅務合規(guī)水平和經營風險的控制,只有通過有效的稅務稽查培訓,企業(yè)員工才能提高對稅務風險的識別、評估和應對能力,做到心中有稅、手中有法,規(guī)范稅務行為,規(guī)避稅務風險,確保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責任。

      稅務稽查培訓的建議

      • 加強企業(yè)內部稅務稽查機構的建設和人員隊伍的培養(yǎng),建立健全的內部稅務稽查機制,確保稅務稽查工作的規(guī)范和有效開展。
      • 定期開展稅務稽查知識培訓和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員工的稅務稽查水平和能力,保持稽查工作的高效性和專業(yè)性。
      • 積極引進外部稅務稽查專家和顧問,及時掌握稅法變化和風險提示,提供專業(yè)化的稅務稽查咨詢和指導,為企業(yè)稽查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通過上述建議和措施,企業(yè)可以更好地開展稅務稽查培訓工作,提升員工的稅務稽查能力,規(guī)范稅務行為,降低稅務風險,確保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形象。

      五、稅務稽查局稽查查賬多久?

      稽查局查賬到立案大概要60天。

      稅務機關查稅的基本程序是:

      一、選案:根據案源信息篩選,決定是否立案。

      二、立案。

      三、檢查:結果制作《稅務稽查報告》。

      實施檢查之日起60日內完成,確需延長檢查時間的,應當經稽查局局長批準。

      四、審理: 檢查完畢,檢查部門應當將《稅務稽查報告》、《稅務稽查工作底稿》及相關證據材料,在5個工作日內移交審理部門審理,并辦理交接手續(xù)。

      審理部門接到檢查部門移交的《稅務稽查報告》及有關資料后,應當在15日內提出審理意見。

      但下列時間不計算在內:

      (一)檢查人員補充調查的時間;

      (二)向上級機關請示或者向相關部門征詢政策問題的時間。

      案情復雜確需延長審理時限的,經稽查局局長批準,可以適當延長。

      六、稅務稽查舉報中心?

      可以撥打12366。

      12366納稅服務熱線是國家級投訴熱線。是國家稅務總局于2008年7月1日專為全國稅務系統(tǒng)核配的,為納稅人提供納稅服務的熱線號碼。12366納稅服務熱線是實現(xiàn)稅務咨詢、服務投訴、涉稅舉報等涉稅業(yè)務的呼叫中心,它按照現(xiàn)代呼叫中心的基本要求和涵蓋內容,通過全面構筑呼叫平臺、語音導航、人工坐席服務等,完成納稅人通過電話咨詢稅收政策法規(guī)、服務投訴、涉稅舉報等內容。

      七、稅務稽查最先查什么?

      稅局查賬,都會查什么?一般會都會從這4個方面重點查詢:

      1、查合同

      查詢雙方簽訂合同的具體內容,從企業(yè)實際經營范圍及需求出發(fā),查看是否存在異常的交易情況;

      2、查發(fā)票

      看銷售方開具的發(fā)票是否符合企業(yè)經營范圍內業(yè)務,購買方收取的發(fā)票是否是企業(yè)日常經營所需;

      3、查上下游

      查詢上下游的賬簿,購買方和銷售方針對同一筆交易入賬的經濟業(yè)務內容是否一致;

      4、查資金流

      以結算方式為出發(fā)點,查詢銀行卡及現(xiàn)金的流向是否存在無真實資金流,或者資金流異常回流,以及雙方的資金流不一致的情況。

      八、稅務稽查權利有哪些?

       稽查局應當在所屬稅務局的征收管理范圍內實施稅務稽查。稅務稽查局只有在對被查當事人或案件具有管轄權時才能實施稽查,不能超越管轄范圍實施稽查。   稅務稽查權限是指法律法規(guī)賦予稽查局實施稅務監(jiān)督檢查的權力及限制。稅務稽查的實施,要在《稅收征管法》規(guī)定的職權范圍內進行。依據《稅收征管法》關于稅務檢查等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稅務稽查局在實施稅務稽查時享有下列權力:   

      1.查賬權   稅務查賬是稅務稽查實施時普遍采用的一種方法。它不僅包括各種紙質賬簿資料的檢查,也包括對于被查對象與納稅有關的電子信息的檢查。   稅務機關行使查賬權時,可以在納稅人、扣繳義務人的業(yè)務場所進行;由于稽查工作需要調取賬簿、記賬憑證、報表和其他有關資料時,應當向被查對象出具《調取賬簿資料通知書》,并填寫《調取賬簿資料清單》交其核對后簽章確認。   

      2.場地檢查權   稅務機關可以到納稅人的生產、經營場所和貨物存放地檢查納稅人應納稅的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檢查扣繳義務人與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經營情況的權力。   

      3.詢問權   詢問權是指稅務機關在稅務稽查實施過程中,向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或有關當事人詢問與納稅或者代扣代繳、代收代繳稅款有關的問題和情況的權力。   

      4.查證權   查證權是指稅務機關到車站、碼頭、機場、郵政企業(yè)及其分支機構檢查納稅人托運、郵寄應納稅商品、貨物或者其他財產的有關單據、憑證和有關資料的權力。   

      5.檢查存款賬戶權   檢查存款賬戶權是指稅務機關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在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存款賬戶進行檢查的權力。   

      6.稅收保全措施和稅收強制執(zhí)行措施   稅收保全措施權是指稅務機關對可能由于納稅人的行為或者某種客觀原因,致使以后稅款的征收不能保證或難以保證而采取的限制納稅人處理或轉移商品、貨物或其他財產措施的權力。   稅收強制執(zhí)行措施權是指稅務機關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以及納稅擔保人不履行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義務,而采取的法定強制手段,強迫當事人履行義務的權力。   

      7.調查取證權   稅務機關在稅務稽查實施時,可以依法采用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等方法,調取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和資料。   

      8.行政處罰權   《征管法》第70條規(guī)定了納稅人、扣繳義務人逃避、拒絕或者以其他方式阻撓稅務機關檢查的,由稅務機關責令改正,可以處一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jié)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1)提供虛假資料,不如實反映情況,或者拒絕提供有關資料的;   (2)拒絕或者阻止稅務機關記錄、錄音、錄像、照相和復制與案件有關的情況和資料的;   (3)在檢查期間,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轉移、隱匿、銷毀有關資料的;   (4)有不依法接受稅務檢查的其他情形的。   第72條:從事生產、經營的納稅人、扣繳義務人有本法規(guī)定的稅收違法行為,拒不接受稅務機關處理的,稅務機關可以收繳其發(fā)票或者停止向其發(fā)售發(fā)票。

      九、如何規(guī)范稅務稽查文書?

      一、嚴格執(zhí)行稅收執(zhí)法文書標準。各地要根據國家稅務總局和省局制定的《稅收執(zhí)法文書標準》,從文書名稱、文書字號、文書排版、技術要求等每一個細節(jié)上進行規(guī)范,不折不扣地按既定格式使用。建議對已使用的文書來一次回頭看,對照標準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糾正,全面達到規(guī)范統(tǒng)一的要求。

      二、全面規(guī)范稅務稽查文書填寫。無論是對內文書,還是對外文書,都必須按要求填寫使用,《稅務檢查通知書》、《詢問通知書》、《稅務處理決定書》等文書的字號要統(tǒng)一,年份應使用公元全稱,去掉“年”字,并用六角號“[ ]”括起;年份和序號一律使用阿拉伯數碼;序號前一律不加“第”字和虛位“0”;成文或下達日期應當用漢字寫全公元年、月、日,不得用阿拉伯數碼書寫,總之,應從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每一個細節(jié)做起。建議對稽查選案、實施、審理、執(zhí)行等各崗人員進行集中培訓,使各崗人員都能熟知執(zhí)法文書標準,自覺養(yǎng)成規(guī)范使用的習慣,變由審理人員個別抓為各崗人員一起抓,全面規(guī)范稽查文書的填寫和使用。

      三、文書引用稅收法規(guī)條款要齊全。在制作《稅務稽查報告》、《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稅務處理決定書》等文書時,處理依據援引的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者規(guī)章,必須注明文件名稱、文號和具體的條款,并引用原文,而且不能顛倒前后順序,刪繁就簡,更不能打伏筆。如在制作《稅務處理決定書》時,對善意取得虛開發(fā)票不予加收稅收滯納金的處理決定,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納稅人善意取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已抵扣稅款加收滯納金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7]1240號)的規(guī)定,“納稅人善意取得虛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被依法追繳已抵扣稅款的,不屬于稅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條‘納稅人未按照規(guī)定限期繳納稅款’的情形,不適用該條‘稅務機關除責令限期繳納外,從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滯納稅款萬分之五的滯納金’的規(guī)定。決定對你單位取得的2份增值稅專用發(fā)票已抵扣進項稅額20000元予以追繳,不予加收滯納金。”審理人員要對已形成的稽查文書認真審核,嚴格把關,凡不符合規(guī)范標準的,堅決予以退回,重新修改更正,直至達標為止。

      四、形成的書面文書表述要準確。對涉稅案件的違法事實、違法手段、定性依據等內容都必須交待清楚,表述準確,分析透徹,讓人一看就明白。整個文書要做到情況屬實,問題明確,條理清晰,層次分明,直述不曲,字詞規(guī)范,標點正確,行文簡潔。建議做好寫作、計算機應用及稅收業(yè)務知識方面的培訓,提高稽查人員的綜合素質。

      五、制作稅務稽查底稿要嚴謹。稅務稽查人員在制作稅務稽查底稿時,必須嚴謹細致,一絲不茍,問題歸問題,情況歸情況,不能把問題篡改為情況,更不能把情況演化成問題。如對以物易物未計提銷項稅違法行為的定性和違法事實的敘述,應制作“關于對某單位某年某月以物易物未計提銷項稅問題的審核”,不能制成對某種情況的審核。制作底稿一般應使用手寫體,有條件的也可以使用打印體。“制證人”必須由檢查人員手寫簽名,并不得代簽;底稿完成后還應交由稅務當事人本人(當事人為個人時)或有關負責人核對認可后,在基本情況證上簽署“以上情況屬實,核對無誤。”在有關問題證上簽署“以上問題屬實,數據核對無誤。”的意見,并簽名和蓋章。對取得的紙質證據應由當事人簽署“此件與原件相符,由我單位提供。”同時簽署姓名、日期并加蓋公章,不得使用擅自雕刻的“此復印件由我單位提供,與原件一致”專用章。建議在簽署意見時不要用“一致”之詞,據現(xiàn)代漢語小詞典對“一致”的釋義是“沒有分歧”;“一同”;“一齊”的意思;對“相符”的釋義是“彼此一致”的意思,所以說,用“相符”一詞比較恰當。

      六、詢問筆錄記錄一定要完整。詢問(調查)筆錄是根據《稅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條、第五十八條和《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設置的,由檢查人員在詢問當事人及有關人員涉稅情況時使用。《稅收執(zhí)法文書標準》規(guī)定,在筆錄的起始部分,稅務檢查人員應表明身份,并明確告訴被詢問(調查)當事人法定義務與法定權利。如《稅收征管法》第五十四條第(四)項、第五十七條規(guī)定當事人有接受稅務機關詢問(調查)的法定義務和《稅收征管法》第十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有要求詢問(調查)人員回避的法定權利。在筆錄的正文部分采用問答形式,記錄一定要詳細、具體,并盡量記下原話,不能隨意加工。筆錄制作完畢后,必須交由被詢問(調查)人核對,被詢問(調查)人認為筆錄無誤后,除在筆錄結束處簽名并押印外,還應當齊縫押印。建議詢問筆錄最好能做到口語化,一般不要打底稿。

      七、進一步規(guī)范稽查執(zhí)法程序。根據《稅收征管法》及其實施細則的有關規(guī)定,稅務檢查人員在依法對納稅人、扣繳義務人實施檢查時,必須出示稅務檢查證,下達《稅務檢查通知書》,被查對象應在《稅務文書送達回證》上簽收蓋章;對需要查處的涉稅案件,應在查前或初查后制作《立案審批表》;對立案查處的案件,稅務檢查完畢,應制作《稅務稽查報告》,檢查人員應在報告上面簽名,而且不準相互代簽,然后交由被查對象在報告封底“被查單位意見”欄簽屬意見;對依法應給予稅務處罰的案件,應在《稅務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下達滿3日后,再下達《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對違法行為輕微、依法可以不予行政處罰的案件,應制作并下達《不予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對依法不予加收稅收滯納金的,還應在《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中敘述說明。總之,稽查人員在執(zhí)法過程中,要認真貫徹執(zhí)行稅收法律、行政法規(guī)或規(guī)章的規(guī)定,自覺增強法律意識,工作按程序展開,按步驟推進,按要求完成,一環(huán)緊扣一環(huán),始終不越規(guī)矩,整個執(zhí)法活動要做到程序合法,依據充分,手續(xù)完備,行為規(guī)范。同時建議,稽查人員要不斷加強自身學習,提高執(zhí)法水平,最大限度降低稽查執(zhí)法風險

      十、稅務稽查底稿怎樣填寫?

        稅務稽查工作底稿,是指稅務稽查人員在稅務稽查過程中形成的稅務稽查工作記錄和獲取的資料。   稅務稽查工作底稿應如實反映稅務稽查計劃的制定及其實施情況,包括與形成和發(fā)表稅務稽查意見有關的所有重要事項,以及稅務稽查人員的專業(yè)判斷。   稅務稽查工作底稿應當內容完整、格式規(guī)范、標識一致、記錄清晰、結論明確。   稅務稽查工作底稿的繁簡程度與以下基本因素相關:   (1)稅務稽查事項的性質、目的和要求;   (2)被稽查單位的經營規(guī)模及稅務稽查事項的復雜程度;   (3)被稽查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有效;   (4)被稽查單位的會計記錄是否真實、合法、完整;   (5)是否有必要對業(yè)務助理人員的工作進行特別指導、監(jiān)督和檢查;   (6)稅務稽查意見類型。   稅務稽查人員編制的稅務稽查工作底稿應包括下列基本內容:   (1)被稽查單位名稱;   (2)稅務稽查項目名稱;   (3)稅務稽查項目時點或期間;   (4)稅務稽查過程記錄;   (5)稅務稽查標識及其說明;   (6)稅務稽查結論;   (7)索引號及頁次;   (8)編制者姓名及編制日期;   (9)復核者姓名及復核日期;   (10)其他應說明事項。   稅務稽查工作底稿中由被稽查單位、其他第三者提供或代為編制的資料,稅務稽   查人員除應注明資料來源外,還應實施必要的稅務稽查程序,形成相應的稅務稽查記錄。

      相關資訊
      熱門頻道

      Copyright © 2024 招聘街 滇ICP備2024020316號-38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_亚洲区手机在线中文无码播放_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一蜜桃_日韩内射激情视频在线播放免费

        元朗区| 饶阳县| 岳普湖县| 五指山市| 措勤县| 山阳县| 嵩明县| 阿荣旗| 乾安县| 清苑县| 车致| 沁水县| 子长县| 通许县| 德令哈市| 镇坪县| 钟祥市| 平安县| 湛江市| 弥渡县| 林西县| 平阳县| 靖远县| 四平市| 贵港市| 永州市| 于都县| 尚义县| 桐乡市| 苏州市| 宁强县| 镇康县| 右玉县| 绥中县| 政和县| 江永县| 兴义市| 桐柏县| 扎赉特旗| 石首市|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