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英文的相互轉換是一個中國人,哥斯拉是美國電影。
汝龍先生是我國翻譯契訶夫小說的專門家,是自學成才的著名翻譯家,甚至是個體單干戶翻譯家。他的英文和俄語都是自學的。他最大的成就是以個人之力,花費畢生精力,翻譯了契訶夫的全部小說以及戲劇。汝龍先生將畢生的精力奉獻給俄國文學的翻譯,正如巴金所說:“他把全身心都放在契訶夫身上,他使更多的讀者愛上了契訶夫,他的功勞是介紹了契訶夫”。汝龍先生翻譯契訶夫雖然起步較晚,但卻成績最大,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實在不容易也算相當幸運。其實,在汝龍先生之前,已經有許多人翻譯過契訶夫。包括把契訶夫當作最為喜愛的作家之一的魯迅先生本人以及周作人,瞿秋白,耿濟之,曹靖華,金人,張友松,趙景深,王西彥,彭惠,徐培仁,荊斯勛和華林一等人,其中,金人和鮑群,張友松,趙景深還都出版過《契訶夫小說選》,金人同鮑群是直接從俄文翻譯的,而張友松和趙景深則是根據英譯本轉譯的。特別要提的是趙景深,他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曾翻譯了多達162篇的契訶夫短篇小說,出版了8卷《契訶夫小說選》,并成為當時閱讀契訶夫小說的主要版本。當然,近幾年,又先后有磊然,烏蘭汗,沈念駒,李鶴齡,楊衍松,劉若,馮加和鄧蜀平等人直接根據俄文翻譯了一些契訶夫的短篇小說。
《簡愛》的譯作者是祝慶英,當下最popular的版本就是她的手筆,但有沒有其它版本就不知道了。祝慶英終身未婚,翻譯簡愛時眼疾正重,但她依然堅持把作品譯完,所以視力嚴重受損
魯濱遜的翻譯作者為郭建中,陸平。
譯者名人事跡
在文學和翻譯界,一些名人以其卓越的翻譯技巧和杰出的貢獻而聞名。他們的翻譯作品已經將文化和思想帶入新的領域,使人們更好地理解世界各地的文字和文化。以下是一些著名翻譯家的事跡和他們馳騁翻譯界的故事。
1. 魯迅(1881-1936)
魯迅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一位杰出的翻譯家。他對于翻譯文學作品作出了重要貢獻,將西方文學引入中國,讓中國讀者有機會接觸到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文學佳作。他翻譯過的作品包括《紅與黑》、《悲慘世界》等,這些作品的翻譯質量和準確度獲得了廣泛的認可。
2. 斯坦利·蘭》1960-<
斯坦利·蘭是美國知名翻譯家和學者,他以其對中國文學的翻譯而聞名。他的主要翻譯作品包括《紅樓夢》、《水滸傳》和《西游記》等經典文學巨著。他用流暢而生動的語言,準確地傳達了原作的意境和情感,使西方讀者能夠欣賞到這些中國文學的杰作。
3. 胡適(1891-1962)
胡適不僅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也是一位翻譯界的巨星。他將歐洲文學帶入了中國,為中國讀者介紹了西方文學的瑰寶。他將許多西方文學經典,如莎士比亞的戲劇、雨果的詩歌等,翻譯成了優(yōu)秀的中文版本。他的翻譯作品具有語言流暢、情感質樸的特點,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
4. 亞瑟·韋利斯(1861-1943)
亞瑟·韋利斯是英國一位杰出的漢學家和翻譯家,他對中國文化的研究和翻譯工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翻譯了許多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如《孫子兵法》、《論語》等,使西方人了解了中國的智慧和文明。他的翻譯作品被廣泛傳播,并對英國和其他西方國家的漢學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
5. 茅盾(1896-1981)
茅盾是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翻譯家。他將許多外國文學作品引入中國,并進行了精確而生動的翻譯。他翻譯過的作品包括《魯濱遜漂流記》、《小王子》等,這些作品的翻譯質量高,語言流暢,成功地讓中國讀者領略到了世界文學的魅力。
結語
以上介紹的翻譯家們以其卓越的翻譯技巧和貢獻打開了世界的大門,使我們能夠更好地欣賞和理解各種文學作品。他們的翻譯作品成為了文化交流和國際理解的橋梁,讓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人們能夠相互交流和理解。我們應該銘記這些翻譯家的名字和事跡,感謝他們?yōu)槲覀儙淼呢S富多彩的文學世界。
冰心是中國著名的女作家、詩人,她的作品被翻譯成多種語言,以下是一些冰心散文的譯者:
1. 《繁星》《春水》(詩歌集),1923 年,商務印書館出版,譯者為鄭振鐸。
2. 《超人》(小說、散文集),1923 年,商務印書館出版,譯者為鄭振鐸。
3. 《寄小讀者》(通信集),1926 年,北新書局出版,譯者為鄭振鐸。
4. 《往事》(小說、散文集),1931 年,開明書店出版,譯者為鄭振鐸。
5. 《南歸》(散文集),1931 年,北新書局出版,譯者為鄭振鐸。
以上只是列舉了一些冰心散文的譯者,實際上還有很多其他的翻譯版本。不同的翻譯版本可能會有不同的翻譯風格和表達方式,讀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和需求選擇適合自己的版本。
中文簡體版譯者
人民文學出版社翻譯出版的中文簡體版前后譯者出現(xiàn)多次的變動,但主要為馬愛農、馬愛新姐妹參與翻譯(其中,第四部是由馬愛新單獨翻譯的).此外,譯者還有曹蘇玲(與馬愛農合譯第一部,署名蘇農)、鄭須彌(第三部第一版的原譯者,2009年珍藏版譯者更換為馬愛農、馬愛新)、蔡文(與馬愛農、馬愛新合譯第五部).
0
《飄》的譯者和版本有好幾種,個人推薦陳良廷等翻譯,上海譯文出版社的。
1988年,《童年》,劉遼逸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4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劉遼逸、樓適夷、陸風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98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聶剛正、高厚娟、曹嫚西、王志棣譯,譯林出版社
1999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勾煥茹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秋原等譯,北京燕山出版社
2000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李思賁譯,湖南文藝出版社
2002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高惠群、安東、顧生根譯,上海譯文出版社
2005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倪梅譯,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7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張敏譯,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7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劉雅婷譯,中山大學出版社
2007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李峰、初麗巖、梁曉莉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7年,《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袁順芝譯,長江文藝出版社
2008年,《童年》,汪云譯,農村讀物出版社
《三體》英譯者、著名科幻作家劉宇昆,美籍華裔科幻作家劉宇昆,一直致力于中美文化交流。2015年,由他翻譯的劉慈欣小說《三體》獲得雨果獎最佳長篇小說獎。對于科幻界來說,劉宇昆不僅是譯者,也是一名科幻小說家,他的作品《手中紙,心中愛》和《物哀》接連獲得國際科幻大獎雨果獎。在談及為何將一部分精力放在翻譯工作中時,劉宇昆表示,這與美國科幻文化的歷史劉宇昆說,“我能夠理解中文、英文兩種語言,因此我可以把中國科幻小說翻譯成英文,與美國讀者一起分享我喜歡的小說,為中國作家和美國讀者建立一座溝通的橋梁。
我認為,這是我給科幻界的一點小貢獻,也是我從事科幻翻譯工作的初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