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煙草,還有云南白藥,云投,待遇都挺好的。
很不錯的一家企業(yè)。如果想鍛煉自己,可以去。
深圳華為薪酬區(qū)間: 4.5K - 50K,最多人拿:30K-50K。
華為平均工資為19638元/月,其中24%的工資收入位于區(qū)間20000-24000元/月,22%的工資收入位于區(qū)間16000-20000元/月。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華為年終獎平均65611元。
雖然我沒做過,不過我有朋友做過,GE的待遇換是不錯的,最主要的是發(fā)展方向,如果你入職后能真正的學到東西對你的將來肯定是會有幫助的,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如果你對GE的設備了解后可以創(chuàng)業(yè)做他的售后服務。畢竟GE在國內(nèi)的市場占有量還是很大的。
蕪湖開發(fā)區(qū)的工資都不高。估計到手1700多吧。
不太好。深圳比亞迪的環(huán)境不太好,他的工資待遇,工作和生活環(huán)境不如富士康,以底薪舉例,比亞迪的底薪是深圳的最低工資標準,富士康比深圳最低工資標準還要高出500塊。
非常好。根據(jù)該公司官方可知深圳市康寧醫(yī)院待遇非常好,公司繳納五險一金。待遇的意思是指物質上獲得的酬勞,通常人們參加工作后、每個月會有固定的待遇,比如工資、五險一金、休假、或者相關福利待遇。
一天打100個電話,2000左右無責任底薪,試用期不幫買社保。一周休息時間是大小周休息。我去面試過,很煩麻的,里面幾百號人不停的在打電話,每天都敲鑼打鼓的。每天大會小會開不停,說是為了鼓舞士氣。
深圳燃氣集團的待遇屬于中等水平不算太高。不過它也分正編和臨聘兩個階段。正編的工資更高一些。
深圳燃氣集團平均工資為6219元/月,其中37%的工資收入位于區(qū)間4000-6000元/月,25%的工資收入位于區(qū)間4000元/月以下。據(jù)分析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深圳燃氣集團年終獎平均11800元。
分享一位我交流過的廣東深圳某事業(yè)單位人員的情況。
事業(yè)轉為行政編,為誰辛苦為誰甜?
坐標廣東深圳,某事業(yè)單位有編制;碩士研究生畢業(yè),工作滿兩年。第一年在區(qū)直單位,第二年借調至某市局。
第三年通過參加各類考試,拿到兩個offer(某街道和某省直)。最終選擇了廣東省直,從深圳至廣州后轉正定四級主任科員。
在深圳的工作,主要是材料崗,辦公室+政策研究。
辦公室的工作主要是辦文辦會。辦文是指根據(jù)外部來文要求,統(tǒng)籌業(yè)務科室及時辦理。辦會是指服務LD會務,主要是會議要點、會議紀要和后期的工作督辦。
政策研究相對高大上,主要是爭取上級單位的政策支持,做好政策的修改、解釋、宣傳等工作。
一個政策的制定出臺免不了各種開會和研究,還要根據(jù)LD指示時不時地寫一些報告和講話稿。
工作中主要以和部門的人打交道為主,關鍵點是要能搞懂LD意圖,然后轉化為文字。平常需要閱讀大量材料,做好積累。
主要的積累路徑:看已經(jīng)得到LD認可的材料,看上級單位發(fā)的材料,看一些報告和講話稿,多了解自己單位的業(yè)務清單。
工作日一般朝九晚六,一周可能加班2-3次;周末是否能雙休看有沒有急活,一般不加班。平時幾乎不打卡,如果有事且手里沒急活,跟LD口頭報備就可以走。
這幾年口罩原因,難免要輪班,或抽調專班,或參加創(chuàng)文。因為被借調,我才避免了這些。在市局工作也很看LD管理風格,有的LD是我不走你別想走。
我是專業(yè)技術崗,但單位并沒有本專業(yè)的職稱可以聘,在區(qū)屬事業(yè)單位的上升空間極為有限。
按照2021年事業(yè)單位改革的計劃,單位當時劃轉成了具有行政管理屬性的一類事業(yè)單位,專業(yè)技術崗在里面就顯得很不合時宜,幾乎是沒有任何晉升空間。
而管理崗的同事基本上也要5-6年才有機會從管理9級晉升到管理8級,絕大多數(shù)人的天花板是科級。
另外,因為公務員編制少,深圳的用工模式是增加特聘、專干、員額、雇員等,采用市場化購買服務的渠道引入了不少“蘿卜”。
不像公務員行政單位,事業(yè)單位有很多LD的子弟或親屬利用各種方式進來,人員構成比較復雜。工作環(huán)境讓人感覺不公平,這也令人不是非常舒坦。
同時,單位LD要么是公務員調過來的,要么是其他單位空降,很少是內(nèi)部提拔的,40歲左右的“老管八”和50歲左右的老科長比比皆是。
2020年個人所得稅app全年收入是18w+,平均每個月打卡14k左右,包括基本工資、房補、兩貼、七七八八的補貼。每個月公積金5k左右,無車補。
2020年社保:1000+2900左右
2020年公積金:2500+2500
2020年年金:420+840
2020年年終獎:3個月工資
2021年個人所得稅app全年收入是15w+,平均每個月打卡14k左右,包括基本工資、房補、兩貼、七七八八的補貼。每個月公積金漲到了5.5k左右,無車補。
2021年社保:1100+3000左右
2021年公積金:5400
2021年年金:450+880
2021年年終獎:2200
2021年應休未休:2000(全勤的話差不多6000)
節(jié)假日不發(fā)錢(據(jù)說有些國企有過節(jié)費,一年加起來有五千多),工會逢年過節(jié)(春節(jié)、五一、中秋、國慶)會發(fā)不超過500塊的東西,大多數(shù)是扶貧農(nóng)產(chǎn)品,如大米和果脯等。
因為口罩原因,3年過年沒回老家。單位就這么點人,探親假基本上都難以獲批(4年一次也許有機會)。
請過幾次事假,都是用年假抵扣的,所以應休未休獎勵沒拿到。產(chǎn)假能正常執(zhí)行,2020年生育的同事領到了兩千元補貼(今年變成一千),計生獎全部取消。
今日算術(SZ)
工資收入 13089 X 12= 157068元(用社?;鶖?shù)計算)
公積金 4789 X 12= 57468元
每月平攤的績效 2450 X 12= 29400元
應休未休獎勵 約6000元
年收入合計約249936元(不含可能存在的年底30%績效)
2022年新政是把績效的70%分攤到每個月,即每個月多約2500元,剩下的30%年底發(fā),但不清楚到底有沒有。除去節(jié)假日發(fā)的農(nóng)產(chǎn)品,年收入合計約25萬元。
兩輪規(guī)范之后,月打卡收入提升到15-16k,但公積金降低到4700元左右,聽說未來要進一步規(guī)范。另外,工作日吃飯基本上不要錢,一元一餐,平時有理發(fā)券。
在住房方面,普通家庭就直接斷了買房的念頭吧,純粹打工不可能買得起房。不過事業(yè)單位職員和公務員一樣,好在可以憑積分排隊,租人才房或保障房。
人才房的學區(qū)普遍較好,只需要周邊市場租金的6折,按照單位前輩的說法是可以一直住下去的。有些房源還是不錯的,而且目前也推出了可售型的人才房。
在教育方面,租房的話小孩也可以讀書,但肯定上不了很好的學校。而深圳也是教育比較卷的地方,父母學歷高一般更舍得投入。
之前見過有雙職工家庭,他們把原來的住房賣掉,然后申請學區(qū)算比較好的人才房。爸爸上班,媽媽全職,同時靠賣房的錢存在銀行的利息生活。
在醫(yī)療方面,城市年輕人居多,幾乎用不了(或說不會重點考慮醫(yī)療)。深圳戶籍老人數(shù)量少,目前沒什么養(yǎng)老負擔,但是論看病技術,大病還是跑廣州。
首先,工作量很大,且追求高質量的先行示范。
一方面,企業(yè)多、人口多,業(yè)務量自然就起來了,哪怕統(tǒng)計局這種本來比較清閑的單位加班也很多。
另一方面,公務員和事業(yè)單位加起來不超過12萬的在崗人員,雖然補充了大量的市場化用人,但管理2200萬人口的城市還是顯得人手不足。
更為重要的是,這個城市不只是追求完成工作,更追求高質量地完成工作。要求上是要實現(xiàn)120分的完成,確保自己事事先行示范。
其次,工作互相卷,過度競爭。這里年輕人多,高學歷的年輕人更多,而充斥著關系戶的環(huán)境讓競爭沒什么意義。晉升空間實在有限,大概率一輩子拿科員收入。
再次,房價太高,無法解決住房和養(yǎng)老的問題令人充滿壓力。而父母逐漸老去,不想帶著家人一直租房。個人想去壓力沒那么大的城市,盡量努努力實現(xiàn)買房。
最后,內(nèi)心對教育鴻溝有所擔心,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讓我的下一代跟這些擁有房產(chǎn)、被動收入多、教育投入多的成功人士競爭。
首先,單位層級更高,方方面面的制度性安全感很強,而且小圈子文化少很多(不過,這也可能是因為我初來乍到還沒接觸到)。
因為按照制度辦事,做事挺舒心。單位沒有各式各樣的人,不至于被不干事的人說三道四。在基層,雖有制度但是按照制度辦事的老實人吃虧,也易辦不成事。
其次,單位人數(shù)相對精簡,大家各自管好自己負責的業(yè)務,只需對部門LD和業(yè)務負責,把事情做好是當下最重要的事情。
再者,單位級別高,職業(yè)晉升相對更有盼頭。哪怕是排隊,大家也都可以慢慢排,不存在太過復雜的人際關系。
入職了廣州后,收入方面并沒有比在深圳差很多,但工作上至少沒有在深圳那么卷(比如加班和下午茶文化少了很多)。深圳的話,更多給人一種大廠的感覺。
經(jīng)歷了跳槽,分享以下三點關于考公務員的感受。
第一,公考的難度并沒有外界宣傳的那么夸張。大多數(shù)普通人利用2-3年的時間可實現(xiàn)上岸,比你厲害的人都上了,你比新手厲害就行。
其實,上岸廣深的公務員并不都是大家以為的那種(超)高學歷。很多普通二本院校的畢業(yè)生也紛紛成功上岸,大家可以多看看歷年的錄用信息。
第二,一定不要為了上岸而上岸。后面要想重新選崗再考真的很難,沒想清楚就別急著上岸。
最近剛好有朋友上岸了廣州某區(qū)鄉(xiāng)鎮(zhèn),干了2個月后悔不已,正在咨詢?nèi)绾涡拚肪€。
第三,別抱著太高的預期進入這一行。一定要了解清楚進體制內(nèi)的優(yōu)勢和劣勢再入行,試錯的機會并不多,一次不好的印象影響的持續(xù)時間很長。
謝小探小語:
今天這期文章算是第二篇與公務員相關的推文。提供本篇基礎文稿的朋友想通過自己的分享告訴大家:現(xiàn)階段去(超)大城市工作要謹慎選擇,特別是對于普通人而言。
第一篇傳送門:
關于江西省公務員待遇?上文這位朋友說自己的同學中還有放棄一線城市工作回老家省會的,對于“逃離XX地區(qū)”的這類選擇其實都有各自多方面的考量。
其實,無論有沒有口罩因素,一直以來的大環(huán)境(或說制度設計)就是大家試錯的機會偏少,或者也可以說是機會成本太高。
在35歲(甚至30歲)之前,無論你想不想、喜不喜歡、適不適合,職業(yè)方向往往“被迫”定型。在人口有紅利時期,從宏觀上看很多工作確實是誰做都是做,個體的需求通常被忽視。
最后,分享詩一首。
《蜂》
羅隱【唐代】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
本文內(nèi)容收集于2022年11月10日
本回答于2022.11.15首發(fā)于公眾號
本文未經(jīng)謝小探許可,不得擅自轉載或它用。
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啟發(fā),
(1)請點個贊吧~
功夫不負有心人,點贊不負分享人。
(2)來關注公眾號【收入專探】~
可了解全國各地多個城市的教師的收入情況。